据《新华网》重庆频道2025年4月28日报道:晨光穿过厂房窗户,洒在西南铝锻造厂3万吨模锻压机上。模压机前,模压一班的成员正同技术人员一道,讨论某大型锻环的生产工艺。
在大型锻环的生产中,这群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年轻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中国制造”铸造了坚实的脊梁。正是因为有无数的青春力量与西南铝全体干部职工一道奋进,让西南铝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近年来生产经营连续保持攀升势头,特别是2024年,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产量同比增加12%,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7%……作为引领团建的西南铝党委,荣获了“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而这无数青春力量的汇聚,也让西南铝团委成为全国青年工作的标杆旗帜,荣获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在这片热土上,西南铝团委在西南铝党委的领导下,以“三大工程”为引擎,带领900余名团员青年用奋斗定义青春,铸就青春荣光。
思想引领工程筑牢青年信仰
“当看到我们生产的铝材助力长征火箭直冲云霄,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国之重器'。”在西南铝青年大讲坛上,技术中心研发主管工程师、2024年度中铝集团劳动模范姚勇的分享引发热烈掌声。
2023年以来,西南铝团委持续深化“书记带头学”讲学机制,开展青年大讲坛19期、“书记讲党课”343次。扎实开展团员青年主题教育,所属43个团支部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学习196场、专题学习338场。邀请各级党组织书记为青年讲授精神素养提升“第一课”62场、企业先辈等为青年讲授精神素养提升“第二课”43场、专家教授、青年榜样进行互动式宣讲6场。开展45次青年精神素养提升专题研讨,形成研讨报告6篇。组织“青马学员”“青年岗位能手”等优秀青年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事迹分享会26场。
在思想淬炼中,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丽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吴道祥等青年榜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何希家等青年先锋,多次在中国技能大赛、重庆市和中铝集团青年技能大赛中斩获名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齐保等青年骨干,主持、参研多项省部级高端铝合金材料开发,牵头成立的“船板QC小组”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重庆市示范级QC小组。
西南铝团委举办的“青春倡廉”“青年思政课堂。
品牌锻造工程彰显青年力量
走进西南铝生产现场,“青年文明号”标志熠熠生辉,“青安岗”巡查记录写满安全细节。西南铝团委打造的“青”字号品牌矩阵,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力助推。
近年来,西南铝团委紧紧围绕青春建功“十四五”,深化“青”字号品牌:成功创建多个重庆市级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筑牢“青”字号安全生产防线。117次志愿服务彰显央企担当,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环境保护、赛会服务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累计2936人次,服务时长超1.4万小时,捐款捐物2万余元。西南铝青年志愿服务队获“重庆青年志愿者优秀集体”和“中铝集团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队”称号。“航空铝材供需服务青年突击队”案例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突击队优秀案例”。
近年来,西南铝团委依托“三室联动”,优化青年创新工作站工作模式,丰富青年创新创效工作载体,全面引导青年立足岗位树立价值创造理念,由青年主导申报专利281项、完成创新成果772项。其中,以青年为主要成员的创新创效类项目在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铜奖。
素养提升工程助推青年成才
2024年5月21日,事业部热连轧制造中心特级技师何希家上榜“最美重庆人—2024年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从一名转业军人到压延工,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何希家的成长轨迹,印证着西南铝青年培养体系的成效。
西南铝团委首先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担当作为、充满活力的团干部队伍:开展全级次团支部书记“背靠背”满意度测评,完善团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大力建设政治引领好、活动载体好、典型带动好、工作业绩好、青年评价好的“五好”团干部队伍。将表现优秀或具有培养潜力的基层团组织书记纳入“雏鹰计划”。开展西南铝共青团干部业务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团干的活力,让团组织的作用从“有形覆盖”转变为“有效覆盖”。
西南铝团委搭建青年职业生涯导航平台,每季度调查研究青年职工思想动态,把准青年发展脉搏,优化青年发展环境。同时,定制个性化发展规划,做好青年职工职业生涯导航,完善雏鹰计划,进一步推动年轻骨干的培养选拔工作。5年来,共开展“导师带徒”结对578对,培养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等级的青年27人,取得高级职称的青年3人。西南铝团委通过“青马工程”“雏鹰计划”重点培养青年156名。
西南铝团委还构建了精准联系服务青年体系,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157件,牵头完成大学生宿舍楼升级改造,提高外地入职青年归属感。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库建设,加强青年科技人员、驻厂服务青年、挂职锻炼青年服务保障。
西南铝团委将以“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旗帜为指引,带领西南铝青年将“国之大者”熔铸进铝加工报国的火热实践,以“手执青春之笔,饱蘸创新之墨”的姿态,在建设世界一流铝加工企业的征程中,锻造青春报国硬本领,谱写强国路上新篇章。(肖光鸿 田琳琳)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