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有色金属报》2021年7月1日报道:196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44岁生日这天,“国之重器”的西南铝在祖国的大西南悄然开工建设。在党的生日成立的西南铝,注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56年来,几代西南铝人传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中国工业精神,不负祖国重托,牢记政治使命,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的奋斗,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书写了风雨砥砺、气势磅礴的铝加工业发展壮丽篇章。
在雷霆中诞生
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走上了一条以“自力更生”为主的道路。西南铝是新中国按照“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国家战略建设的三线企业。西南铝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主要是为国家重点工程生产大规格、新品种、高质量铝及铝合金材料。
西南铝的建设几异其址、几异其名。1959年,地址初选在甘肃兰州市的红古城,厂名定为“甘兰铝镁钛加工厂”;1963年,因发现当地地质不良,厂址迁到重庆西彭,更名“红古城加工厂筹备处”;1964年更名为“冶金部一一二厂”;2000年改制度成立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至今。
1965年7月1日,来自天南地北的上万名建设者响应国家的号召,扎根在西彭这个穷乡僻壤,把汗水抛洒在这片热土,打响了“自力更生”建设西南铝的施工大战。建设者们在“点煤油灯、住干打垒、走泥泞路、喝稻田水”的艰苦条件下,在乱石遍地的山沟里,艰难推进项目的每一点进程。3万吨模锻水压机上的零部件有的重达几百吨,那时并没有先进的起重设备,很难想象当时的建设条件何其艰难。
三线建设期间,在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封锁、中苏关系破裂的背景下,新中国装备了“九大国宝”装备,其中3万吨模锻水压机、1.25万吨卧式挤压机、2800毫米热轧机和冷轧机“四大国宝”就装备在西南铝,这奠定了西南铝在国家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材料保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矗立在锻造厂的3万吨模锻水压机堪称功勋设备,投产至今为保障国家需要发挥了巨大作用。
1969年11月25日,西南铝熔铸车间2号天然气炉生产出第一块大方铸锭;1970年7月1日,西南铝压延厂2800毫米热轧机轧制出第一块铝合金板材;1971年5月,12500吨卧式挤压机成功投产;1974年9月,3万吨模锻水压机成功投产……西南铝一期工程形成2.45万吨的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解了国家重点工程的燃眉之急。
西南铝的建设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邓小平亲自选址,毛泽东、周恩来亲自过问建设进程。西南铝投产初期,受各方面条件所限,产量一直不高,毛泽东甚为关注,于1971年9月10日发出了“为什么一一二厂生产上不去?”的指示。毛主席的指示,让老一辈西南铝人夜不能寐,大家夜以继日地开展攻关,生产形势很快有了好转。
在砥砺中奋进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地吹起改革春风,国家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肩负振兴民族铝加工业重任的西南铝,进入了大规模改扩建时期,开启了追赶世界一流的征程。
1987年10月1日,西南铝大塘厂区破土动工。从1987年到1996年,西南铝先后建设了35吨扁锭熔铸生产线、1850毫米薄板生产线、涂层生产线和1700毫米铝箔生产线等多个项目,使企业综合产能提升到了26.3万吨。这次改扩建,使西南铝抢得了发展的先机,同时也因“拔改贷”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开始了长达9年的“扭亏脱困”攀爬。
21世纪初,西南铝抓住债转股契机,一举甩掉了多年的亏损帽子,相继建成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熔铸、热连轧、冷连轧、中厚板和挤模压等生产线,综合产能和保障国家需求的能力大幅提升。2002年,西南铝正式加入中铝大家庭,驶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培养了“中国模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苏民的西南铝,科技创新是行业的一面旗帜。
西南铝是我国最早获得波音、空客、赛峰、商飞航空材料认证的企业,通过了世界上多个国家船级社认证以及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西南铝热连轧技术与工艺开发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2018年成功入选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名单以来,西南铝以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面解决了“三供一业”、幼教分离移交、医院改制重组和厂办大集体改革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使企业每年减少支出1000万元以上。
西南铝党委把党的建设融入企业经营和改革发展全过程,在融合上做文章,在高质量上下功夫,在引领和推动发展上看成效,使“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更加有力。“1234N”党建工作体系,成为企业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行动纲领和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红色引擎”。
装备的高起点、高投入,使西南铝站在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2006年、2018年,西南铝营业收入相继突破100亿元、200亿元。56年来,西南铝为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提供关键铝材超过900万吨,累计出口超过100万吨,创外汇约28亿美元。
“和世界一流铝加工企业相比,如果说过去我们一直是在追赶,那现在基本上是和别人并驾齐驱的态势。”西南铝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黎勇豪情满怀地表示。
在使命中作为
“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国家需求”,这是西南铝对祖国的庄严承诺和首要责任。从诞生之日起,西南铝就始终把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成为保障国家需求的中流砥柱。
国家需要的高精度、高表面、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具有品种规格多、构件尺寸大、形状复杂、工艺难度大的特点。对于这种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尖端材料,国外长期实行技术垄断和封锁。在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西南铝总能挺身而出。
在重点关键材料的研制中,西南铝肩负国家使命,充分发挥装备、技术和人才优势,大胆进行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自主研发,有效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不断打破国外垄断,全力满足了国家重点工程铝合金材料需求。
西南铝于1989年锻造成功直径3.5米的整体铝合金锻环,被誉为“亚洲第一环”,之后不断刷新此项纪录,2007年将锻环直径扩大到5米,2016年更是将锻环直径扩大到不可思议的10米级,实现重大突破,刷新世界纪录。2020年,西南铝航天用铝合金锻环荣获工信部“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
7050铝合金厚板是目前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范围最广、应用数量最大的铝合金材料,由于发达国家严密封锁,严重制约了我国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制与发展。西南铝历经10年的研究攻关,成为国内第一家完全掌握7050铝合金厚板生产技术企业,解决了国家重大项目关键材料急需难题。
“蛟龙”入海,“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眼”探空……在每一个国家关键项目上,西南铝都有重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的材料保障。近段时间,重点客户的感谢信“雪片般”飞来,大家对西南铝疫情期间非常有力的物资保供交口称赞。56年来,西南铝为满足国家所需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是‘国之重器’的西南铝肩负的责任和担当,正因为有了这些关键之‘铝’,我们才能避免被人‘卡脖子’,才能保证国家关键领域重点工程的安全。”黎勇的话掷地有声。
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历久弥坚。西南铝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中铝高端制造落户重庆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困难,用扎实、高效、过硬的行动应对挑战,迈出新步伐,踏上新征程,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