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网站群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甲子轮回谱丹心 铝光淬剑铸国魂——中铝西南铝60年绘就高质量发展崭新画卷

来源: 西南铝党委宣传部时间: 2025-07-02

六十年风雨兼程,一甲子以铝报国。1965年7月1日,当鲜红党旗辉映巴渝山川,西南铝(原112厂)与党的华诞同频共振,在三线建设的战鼓声中横空出世。至今,这个“为国而生”的“铝之栋梁”,已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60道闪耀年轮。

        

翻开西南铝的岁月长卷,每一页都在奋斗与崛起、创新与求强的交织辉映中坚韧前行。在这里,每一个“国之重器”都烙印着民族铝加工业崛起的铿锵回响,70多个“新中国第一”镌刻下“铝铝生辉”的金色勋章。

60年来,几代西南铝人将“以铝报国”誓言熔铸于时代洪流。面对西方技术壁垒,他们以创新突破封锁。如今,这柄民族工业利剑正劈开新质生产力的曙光,在百年变局下,以“铝”创未来的气魄,继续书写着中国高端制造的壮丽诗篇。

 “四大国宝”托举崛起之“铝”

西南铝的建设几异其址、几异其名、几异归属。1959年,地址初选在甘肃兰州市的红古城,厂名定为“甘兰铝镁钛加工厂”;1963年,因发现当地地质不良,厂址迁到重庆西彭,更名“红古城加工厂筹备处”;1964年,更名为“冶金部一一二厂”;1965年7月1日,工厂开工建设;1972年,更名为“西南铝加工厂”;2000年,改制成立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至今。2002年,加入中铝公司(现中铝集团);2019年,中铝高端成立,西南铝成为铝加工核心企业。

1965年7月1日,西南铝火热的开工建设的场景1970年7月1日,西南铝压延车间轧制出第一块热轧板材

三线建设期间,在西方全面技术封锁的寒冬中,新中国装备了“九大国宝”装备,其中“四大国宝”(3万吨模锻压机、1.25万吨卧式压机、2800毫米热轧机和冷轧机)落户西南铝。这4台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工业母机",构成了当时亚洲最完整的铝加工装备体系。1.25万吨卧式水压机、3万吨模锻水压机分别于2017年2024年完成了“水改油”升级改造,控制精度大幅提升,在锻造、挤压领域更加游刃有余。

矗立在锻造厂的3万吨模锻压机,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中流砥柱”,投产不久就接到锻造某型号战机框架的棘手任务,这个“锻件之王”所需锻压力达到极限,成型极为困难。时任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也非常关注,发出了“为什么112 厂生产上不去?”的指示。最终经过曾苏民(1999年评为工程院院士)团队攻坚突破,解了国家燃眉之急。

1969年11月25日,西南铝熔铸车间2号天然气炉生产出第一块大方铸锭;1970年7月1日,西南铝压延厂2800毫米热轧机轧制出第一块铝合金板材;1971年5月,12500吨卧式挤压机投产;1974年9月,3万吨模锻压机投产……西南铝一期工程形成2.45万吨的产能。

1987年10月1日,西南铝大塘厂区破土动工。从1987年到1996年,西南铝先后建设了35吨扁锭熔铸生产线、1850毫米薄板生产线、涂层生产线和1700毫米铝箔生产线等多个项目,综合产能跃升至26.3万吨。这次改扩建,使西南铝抢得了发展的先机,同时也因“拔改贷”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开始了长达9年的扭亏脱困攀爬。2000年后,西南铝陆续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100毫米热连轧、2000毫米冷连轧、4300毫米厚板轧机、22万吨新熔铸和1万吨自由锻油压机等项目,累计形成产能70万吨。特别是厚板生产线的投产,使西南铝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大幅跃升。当前,西南铝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全力打造宽幅板带、大挤压、高性能环件、循环经济、中厚板扩能5条生产线,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综合产能将跃升至100万吨。一系列先进装备的陆续投产,使西南铝造如虎添翼,逐年崛起于铝加工行业的浪潮之巅。

“国之重器”点燃创新之“铝”

大国重器,深植于时代的跃动脉搏,淬炼于匠心的千锤百炼,铸就大国的坚实底气。60年来,西南铝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国之重器”的担当,以自主创新为引擎,在关键材料领域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托举起中国高端铝合金材料的创新之梦。

本世纪初,我国航空航天用7050铝合金厚板完全依赖进口,时常面临国外技术封锁的困境。2005年,西南铝肩负国家使命,开始自主研发。历经上百次失败,2005年12月,第一块合格铸锭铸造成功。2015年,西南铝实现了6毫米至203毫米全厚度7050铝合金厚板的工业化生产,并在多个重点型号装备上规模应用,彻底打破了国外长达20年的技术垄断。 

7050铝合金厚板的突破,不仅解决了国家重大项目的关键材料急需难题,也使西南铝成为民机铝材创新的头部企业,并率先通过了波音、空客、赛峰和商飞的材料认证。从C919立项起,西南铝就承担了旅客观察窗等13项关键材料的研制任务,创新开发出多项核心技术,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今,C919上50%的铝合金材料都闪耀着“西南铝造”的印记。   

锻环的研制是西南铝服务国家战略的典型案例。1989年,西南铝锻造出直径3.5米的整体铝合金锻环,被誉为“亚洲第一环”,用于“长二捆”火箭。2007年,西南铝将锻环直径扩大到5米,用于“长征五号”火箭。2016年,西南铝更是锻造出世界级的10米环,解决了我国“长征十号”重型运载火箭研制的重大技术难题。  

60年来,西南铝始终把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成为保障国家需求的中流砥柱。无论是航空航天、深海探测,还是新能源汽车、高端消费电子,西南铝都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全力满足国家重点工程的材料需求。航天用铝合金锻环和高精铝锂合金材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铝及铝合金现代热连轧技术与工艺开发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1年以来,西南铝深耕汽车用铝板的研发与应用,开发出多个系列的车身覆盖件板产品,其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铝加工企业水平。西南铝自主研发的6B05汽车用铝板,成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国内首个实现量产和装车应用的车身铝合金牌号。目前,西南铝已顺利通过赛力斯等多家知名车企的材料认证,形成年产10万吨的规模化产能,产品广泛应用于多款新能源汽车上。

60年来,西南铝始终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淬炼出“创新引领,国之脊梁;自主可控,铝之栋梁”的“112”精神。这种精神既传承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创业基因,又彰显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推动西南铝从行业“跟跑者”跃升为“引领者”,从材料“供应商”成长为“标准制定者”。  

从“蛟龙”深潜万米海底到“嫦娥”月球取样返回,从“天眼”探秘宇宙到“神舟”太空建站,在中国科技攀登世界高峰的征程中,几代西南铝人以材料报国的赤子之心,在铝加工领域不断创新突破,铸就了“大国重器”的坚实根基。

“刀刃向内”重塑革新之“铝”

上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浪潮中,西南铝面对“不改等死、改了找死”的两难抉择,毅然启动改扩建工程。然而,沉重的债务负担让企业深陷亏损泥潭,这一挣扎,便是整整9年。直到2000年,西南铝成功争取到“债转股”政策,一举卸下债务枷锁,终结亏损阴霾,为后续腾飞奠定了关键基础。  当C919大飞机翱翔天际,阳光在“西南铝造”上流转出耀眼的光芒。这光芒里,折射着西南铝60年“刀刃向内”的改革史诗。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到“双百行动”的涅槃重生,西南铝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在改革深水区趟出了一条新路。 

自2018年入选“双百企业”以来,西南铝坚持以释放活力、提高效率、提升效益为重点,统筹推进“双百行动”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率先向历史遗留问题“亮剑”,先后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幼教机构社会化改革、职工医院改制重组、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多项改革攻坚任务。

这一系列改革硬仗的胜利,不仅为企业轻装上阵扫清了障碍,更彰显了西南铝人敢啃“硬骨头”的改革魄力。在国企改革的大潮中,西南铝始终以排头兵的姿态,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不断迈进。

2019年,西南铝在深化国企改革的浪潮中率先破冰,瞄准机电公司、精密加工公司、建设公司等3家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子公司,大刀阔斧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通过构建“利权匹配、权责对等、刚性退出”的市场化机制,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新格局。机电公司利润总额从改革前的91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723万元,增长近18倍。西南铝大力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从“让我干”变成“我想干”和“我能干”,近3年来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从45%提升至54%,20余人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中层管理岗位。事业部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探索市场化经营新机制,通过改革,机构压减71%,管理人员压减37%,于2021年一举甩掉了长达9年的亏损“帽子”。

 西南铝建立了与公司发展相统一的员工职业生涯通道体系,设立管理、技术、技能三大通道序列和9个晋升层级,形成了“上下分层、多向运行、交点贯通”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立交桥”。通道运行以来,公司内部员工流动率由4.9%上升至21%以上。

西南铝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持续领跑,主要经营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跑出了令人瞩目的“西南铝速度”:继2006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铝加工行业首家跻身“百亿俱乐部”的企业后,2016年、2022年,营业收入相继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大关,交出了高质量发展亮眼成绩单。  

西南铝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在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年度专项考核中获评优秀,不仅彰显了企业的改革成效,更体现了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改革不是做选择题,而是做必答题。”西南铝党委书记、董事长黎勇的这句话,道出了国企改革的深层逻辑。60年来,西南铝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实现了从“三线老厂”到“行业领跑者”的蜕变。  原创图文  严禁盗用  侵权必究

“红色引擎”锻造奋进之“铝”

红旗漫卷,岁月鎏金。西南铝作自1965年建厂伊始,就将“为国而生 以铝报国”的红色基因镌刻进发展血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西南铝人用60载春秋书写了一部以铁肩挺起民族脊梁的创业史诗、以匠心铸就大国重器的奋斗传奇、以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时代华章。1965年建厂初期,工厂成立112厂党委,奠定了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石;1975年,正式成立中共西南铝加工厂委员会,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2000年,顺应国企改革浪潮,工厂改制成立公司,党组织同步优化调整;2013年7月,西南铝隆重召开改制后的首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启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18年12月和2024年6月,西南铝党委又相继召开第二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持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截至目前,西南铝党委下设13个直属党组织,拥有1700余名党员,构建起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 

在60年的风雨征程中,西南铝党委始终把党建作为企业的“传家宝”和“红色引擎”,坚持政治引领、思想铸魂、组织强基,将党的建设深度融入企业经营、改革发展,在“融合”上做文章,在“高质量”上下功夫,在“促发展”上见实效,为高质量发展铸“根”塑“魂”。 

面对2022年夏季高温与疫情叠加的严峻考验,西南铝党委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战高温、防疫情、保生产、当先锋”的动员令。24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闻令而动,义无反顾,扛起责任,紧急奔赴生产一线,经受住了“烤”验。3年疫情,西南铝逆势而上,跑出“加速度”,铝材外销产量增长44.9%,以“先锋红”引领“发展红”,诠释了新时代国企的硬核担当。    

近年来,西南铝党委以中铝高端“12481”党建工作体系为指引,持续优化完善具有特色的“1234N”党建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七抓”工程,扎实开展“六化”党支部创建达标工作,广泛开展“两带两创”和党员“双提升”活动,进一步拓展深化“党建+”活动,推动了党建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了高质量发展。2006年,西南铝荣获“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2009年,西南铝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24年,西南铝党委荣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充分彰显了党建工作的卓越成效。2024年以来,西南铝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三个强化”持续激发企业发展动能:强化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把准改革发展航向;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这一系列党建“组合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红色动力”。

坚守初心一甲子,牢记使命续华章。西南铝全体干部职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履行“排头兵、主力军、引领者”的使命担当,承担起中铝集团“国家重要金属材料保障”主力军的职责使命,着力打造“四条生产线”,建设“三大基地”,实现“七个一流”,产量跃上100万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单体综合性铝加工企业而接续奋斗。(黎明勇)


集团首页|联系我们|公司简介|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